“手机一点,果园全管!”近日,四川绵阳市三台县新德镇崭山村米枣园区数字化管理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这一智慧平台将物联网、大数据、AI算法融入米枣种植,让果农告别“靠经验”传统种植模式,迈入精准化、科学化的“靠数据”管理阶段,为提升米枣品质、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提供科技支撑。
2025年6月,新德镇正式引入智慧果园平台,打造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可溯源的米枣种植基地。当前,正值米枣成熟期,在崭山村村委会,该平台的技术支撑员梁亮正通过手机操作系统,为枣树管理下达修枝指令。指令实时推送至管理员手机,管理员完成修枝作业后再将工作照片上传至平台,形成管理闭环。梁亮介绍,这种数字化操作模式可以让果园管理变得更科学高效,能够精准预防病虫害、实施水肥管理,确保果树获得最佳养分和水分供应,从而有效提升产量和果实品质。
三台电信公司西路片区支局长、崭山村米枣园区数字化管理平台技术支撑员梁亮说:“这样的平台可提供数字化管理,一是对农具的管理,包括施肥材料等;二是对农事人员的管理;三是对农业作物事项的管理。农场主在手机小程序上也可以发送指令,相应的农事人员接到指令后,就会执行相应的农事命令。”
据悉,该智慧平台具备全方位可视化功能,可集中展示园区概况、实时环境监视测定数据、精细化生产管理动态及智能监控画面。通过对数据的常态化分析和精细化管理,构建指导米枣生产的大数据模型,为作物高产优质提供科学决定依据。后续,平台还将集成水肥一体化灌溉和绿色防控技术,力求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动生态农场建设进程。
崭山村党委委员何金蓉表示,过去米枣种植高度依赖果农个人经验,引入数字化管理平台后,种植户仅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掌上”精准管理。这种转变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管理效率,还确保了米枣生长全过程得到科学精准的照料。
此外,平台还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5G通信等技术,实时采集并呈现果园温度、湿度等关键环境参数,结合农业观测预警技术,通过24小时智能监控和溯源码等手段,随时随地获取果园信息。例如,大棚何时需要防虫、该防什么虫,都能够最终靠短信告知农户。除此之外,还可以提示农户大棚内温度是否过高、湿度是否不够、是否该施肥等,以便进行精准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最终实现米枣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质量溯源。
目前,该数字化管理平台已在园区内的一个大棚率先投入试运行。根据计划,后续将逐步推广覆盖整个园区的90个大棚,为全方面提升崭山村米枣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靠数据”种枣,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三台县新德镇的智慧果园平台,用物联网、大数据和AI技术,将农事管理从“经验驱动”升级为“数据驱动”,实现精准灌溉、科学防虫、全程溯源。一部手机就能管果园,不仅提升了米枣品质和产量,更推动了农业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正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科技赋能农业,既减轻了农民负担,又增强了产业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样本”。□ 苏东华
,hth下载